首页>潮品 > 新技术 > 列表
  • 核酸检测新技术快速诊断血吸虫病

    日前,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RAA核酸检测新技术,快速诊断出了一例境外输入埃及血吸虫病病例。
    2022-06-28 分享
  • 高效有机双极晶体管成功演示,工作频率首次达到千兆赫兹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演示了一款高效的有机双极晶体管,其关键是使用高度有序的纤薄有机层。新晶体管的运行速度远超此前的有机晶体管,为有机电子学开辟了全新的前景,有望在医疗等领域“大显身手”。
    2022-06-28 分享
  • 打造“楼宇全科医生” 多灾种联动共享应急指挥平台上线

    6月24日,在广州著名的北京路步行街网红打卡地“光明广场”,“多灾种联动共享应急指挥平台”正式上线。该共享指挥平台针对楼宇安全共性痛点问题,以资源共享的方式提供“应急专家+抢险队伍+应急设备物资”的应急服务。
    2022-06-28 分享
  • “自动驾驶”公交车AI交管上线 重庆永川打造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系统、自动驾驶车辆正式商业化运营,这样的出行体验如何?6月23日,记者走进西部地区首个启动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出行服务的城市——重庆市永川区,探访永川智慧城市数字指挥大厅,并试乘自动驾驶公交车,感受智能交通带来的改变。
    2022-06-27 分享
  •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开展技术攻关 让74口长关井“复活”

    6月23日,在南5-31-斜丙754井现场,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技术人员正在取油样、核实量油。该井此前是一口长关井,因杆断检泵打捞不到,维修时征地问题无法解决,长期待大修,于2019年4月关停;今年3月,经过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后,进行大修施工治理,3月18日重新开井,目前该井日产油水平达到2 6吨,开井以来累计产油240 6吨。
    2022-06-27 分享
  • 勇闯柔性直流技术“无人区”

    1997年,世界上第一个柔性直流输电试验工程建成投运。同期,我国也希望发展自己的柔性直流技术,但那时既缺技术,也缺人才。大家把目光转向从国外引进技术。
    2022-06-27 分享
  • 我国科研团队在陈旧性脊髓损伤修复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2年6月17日,Nature旗下的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在线发表了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生物医学高精尖中心李晓光教授团队在陈旧性脊髓损伤修复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2022-06-27 分享
  • “四中子态”迄今最明确证据发布:寿命仅10—22秒,有助揭示宇宙如何形成

    由来自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获得了迄今最明确的证实“四中子态”这种物质存在的证据,有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宇宙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新奇的物质形态也可能拥有对现有或新兴技术有用的性质。
    2022-06-27 分享
  • 我国研究团队揭示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2022-06-27 分享
  • 动物实验显示:新技术可修复心肌细胞并促其再生

    只有不到1%的成人心肌细胞可以再生,人们死亡时的心肌细胞与出生第一个月以来的心肌细胞基本相同,所以罹患心脏病可能会永久性地削弱心脏。最近,美国休斯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不仅可以修复小鼠的心肌细胞,而且能在心脏病发作或心肌梗塞后使它们再生。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近日的《心血管衰老杂志》上,有望成为治疗人类心脏病的有效临床策略。
    2022-06-27 分享
  • 我科学家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教授彭新华研究组,首次提出和验证了Floquet自旋量子放大技术,灵敏度达到了飞特斯拉(10的负15次方特斯拉)水平。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并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
    2022-06-27 分享
  • 形如喷出的“蛛网”,新型植物包装保鲜抗菌可降解

    为了生产环保的塑料食品包装和容器替代品,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植物性涂层,可以喷在食品上,防止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入侵以及运输破坏。这一可扩展的工艺可能会减少塑料食品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保护人类健康。相关论文发表在20日的《自然·食品》杂志上。
    2022-06-27 分享
  • 成本剧降,智能手机附件能测试中耳功能

    《通讯·医学》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健康技术研究,报告了一种新开发的智能手机附件,可用于测试中耳功能——中耳在传导人们听到的声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一基于智能手机的设备组件的价格为28美元(不包括手机价格),而传统此类设备采购价格可高达5000美元,这意味着它在资源有限的低收入国家和乡村地区可能非常有用。
    2022-06-27 分享
  • 国防科大研制“即插即用”原子天线,有望支撑电子信息系统颠覆式发展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量子微波测量研究团队利用光电集成技术,成功研发出“即插即用”原子天线。未来,基于该天线的量子微波测量系统有望支撑电子信息系统应用形态的颠覆性发展。
    2022-06-17 分享
  • 我自主研发超高强度CT150连续管下线走向井场

    6月15日,一盘CT150钢级、直径50 8毫米、壁厚4 0毫米、长度7000米连续管从中国焊管的发源地——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启程,奔向新疆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最前沿。这标志着国产连续管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技术再次领跑全球,也为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强有力的装备“利器”。
    2022-06-17 分享
  • 让库布齐沙漠变良田 “沙变土”技术今年进入产业化

    在内蒙古杭锦旗库布齐沙漠2000多亩的荒漠上,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团队正忙碌着,项目负责人赵朝华博士正带领团队进行“沙变土”改造,改造后这里将种植土豆、大豆、葵花等经济农作物。
    2022-06-17 分享
  • 6项“硬”科技真“牛”!和若铁路开通运营

    6月16日10点53分,随着声声汽笛的轰鸣声,和田至若羌的5818次客运列车驶出站台,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
    2022-06-17 分享
  • 施工技术新变革!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设备成功运用

    6月15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工程坪西站顺利完成第5环构件拼装,标志着国内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工艺及装备应用成功,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迎来变革。
    2022-06-16 分享
  • 新需求催生新技术,创新让无人机更好造福社会

    在过去几年里,无人机技术日渐成熟,与人们的生活也日益密切。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下,人们寻找新的获取商品和服务的途径更为紧迫。在加纳,无人机已经为当地民众运送了上百万支新冠疫苗;在美国,“字母表”公司旗下的无人机快递公司Wing发现,随着人们选择利用非接触方式获取消费品,对其服务的需求翻了一番。
    2022-06-16 分享
  • 我国首个电子束处理城镇污水示范项目落户成都

    6月15日,记者从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技)获悉,该公司中标成都市温江区我国首个电子束处理城镇污水示范项目,标志着中广核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实现应用领域的新突破。
    2022-06-16 分享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